当前位置:首页 > 经济 > 正文

吃鱼虽好,但这几种鱼暗藏隐患,做到这几点就能放心吃

  • 经济
  • 2025-04-07 12:04:03
  • 12

原创 腾讯医典

小时候,我们似乎总听家人念叨:吃鱼好,多吃鱼聪明……

长大了,自己吃饭时也会这样想:吃鱼好,吃鱼不长胖……

确实,鱼肉不仅鲜嫩,而且营养丰富,是餐桌上的必备佳肴。

但也有人担心,吃鱼,会不会吃进去很多有毒有害物质?

今天就让我们来一探究竟。

总体上说,鱼肉是一种非常健康的肉类,因为它:

1.营养丰富

相比其他肉,鱼肉的优质蛋白质含量高,脂肪含量低,吃鱼确实不容易长胖!

同时,多种鱼都富含维生素B12、维生素A、维生素D等维生素,以及钾、镁等多种矿物质,可满足人体多种营养需求。

2.有益大脑发育

鱼肉中富含二十二碳六烯酸(DHA)和二十碳五烯酸(EPA),它们都属于Omega-3脂肪酸。

Omega-3脂肪酸是神经系统细胞生长及功能维持的主要成分,可以促进婴幼儿大脑和视神经的发育[1]。

3.降低肥胖相关疾病风险

研究发现,吃鱼虾等水产品多的人,超重和肥胖的发生率显著更低,患Ⅱ型糖尿病、代谢综合征的风险也明显降低[2]。

不过,吃鱼虽好,但也藏着一些“小陷阱”。

为了身体健康,下面这4种鱼尽量少吃:

1.大型肉食性鱼类

比如鲨鱼、旗鱼、剑鱼、大眼金枪鱼、鲭鱼等大型肉食性鱼类。

它们处于自身所在食物链的顶端,长期捕食小鱼小虾,这会导致体内的汞元素大量富集。

汞是一种对人体有害的重金属,进入人体后,可能会对神经系统、免疫系统、心血管系统等造成损害,尤其是孕妇和儿童[3]。

所以,这些“大鱼”,尽量少吃!

2.腌制的咸鱼

逢年过节,不少人都喜欢自制或购买“咸鱼”“腌鱼”来吃。

它们虽然很入味,但在制作时会加入大量盐分。

这确实可以延长保存期限,但同时会让鱼肉的蛋白质分解,产生胺类物质,与亚硝酸盐反应生成亚硝胺。

亚硝胺是I类致癌物,经常、长期食用会增加食管癌、胃癌等癌症风险[4]。

3.过度煎炸的鱼

油炸的鱼确实香,但在高温煎炸时,鱼肉里的脂肪和蛋白质容易产生杂环胺、多环芳烃等致癌物质。

经常吃“外焦里嫩”的鱼,可能会增加肺癌、胃癌、食管癌和膀胱癌的风险[5]。

当然,高温也会破坏鱼肉中的蛋白质和维生素等成分,降低其营养价值。

(来源:soogif)

4.来历不明的鱼

即便是自己亲手钓的,但如果品种不详或水域情况不明,也不建议吃——你不知道这些鱼是否有疾病,或有某些重金属富集。

此外,无论是菜场超市,还是野外发现,死鱼都不建议食用。

它们可能因感染细菌或病毒而死,也可能因污染中毒而死,食用后极易引发食物中毒,导致呕吐、腹泻、腹痛等症状。

那么,如何科学而健康地吃鱼呢?可以记住以下四点:

1.控制总量

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(2022)》推荐一个人每周最好吃鱼两次,或者300至500克——平均每天大约42至72克,也就是一巴掌大小。

2.优选“低汞鱼”

比如鲈鱼、比目鱼、鳕鱼、三文鱼等,这些鱼不仅味道鲜美,且鱼刺较少,营养丰富。

3.最好清蒸

清蒸的温度低、用油少,不会生成什么有害物质,鱼的鲜味和营养物质也保留得比较多。

不过,清蒸也要控制时间。如果超过30分钟可能会导致部分营养物质(如不饱和脂肪酸)流失[6,7]。

4.谨慎吃“生鱼”

建议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生鱼片,或在靠谱餐馆吃生鱼(如各种刺身)。避免食用未经检验检疫的鱼肉。

最后,给大家附上一份挑鱼小tips:

看鱼眼:选鱼眼清晰明亮、微微鼓起的鱼。

观鱼鳃:选鱼鳃是鲜红色的鱼。

瞧鱼鳞:选鱼鳞紧密贴合鱼身,有光泽且不易脱落的鱼。

闻味道:选择闻起来有淡淡鱼腥味的鱼。如果有酸臭味或氨水味,千万别要!

希望大家都能健康尽享鱼肉的美味!

审核专家:李靓莉

中国注册营养师,复旦大学营养学硕士

参考文献

[1]刘玉鹏,夏佳,秦炯.Omega-3多不饱和脂肪酸对脑发育及脑功能的价值[J].中国实用儿科杂志,2023,38(10):741-745.DOI:10.19538/j. ek2023100605.2013.

[2] Ramón Estruch, Emilio Ros, et al. Primary Prevention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 with a Mediterranean Diet.2013.368: 1279-1290.doi: 10.1056/NEJMoa1200303

[3]李玉珍.有害元素与人体健康[C]//中国化学会.中国化学会第六届全国微量元素研究和进展学术研讨会论文集.钢铁研究总院化学室;,2004:44-50.

[4] Jakszyn P, Gonzalez CA. Nitrosamine and related food intake and gastric and oesophageal cancer risk: a systematic review of the epidemiological evidence. World J Gastroenterol. 2006 Jul 21;12(27):4296-303. doi: 10.3748/wjg. v12.i27.4296. PMID: 16865769; PMCID: PMC4087738.

[5] 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 in the diet

https://www.sciencedirect.com/science/article/abs/pii/S1383574299000162

[6]杨惠成,等.烹饪时间对鱼肉中脂肪酸的影响[J].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,2019,10(18):6233-6240.DOI: 10.19812/j.cnki.jfsq11-5956/ts.2019.18.046.

[7]韩旭,彭海川,白婷,等.蒸煮和油炸对鱼肉蛋白质营养和风味的影响[J].成都大学学报:自然科学版, 2021, 40(3):9.DOI:10.3969/j.issn.1004-5422.2021.03.005.

*腾讯医典内容团队出品

原标题:《吃鱼虽好,但这4种鱼暗藏隐患!做到这几点就能放心吃》

阅读原文

有话要说...